规划纲要新鲜出炉
新华社北京2019年2月18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下同)。
根据规划,生物技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新支柱产业之一,基因检测作为十大重点培育产业,该领域或将诞生未来的科技巨头。
粤港澳大湾区概览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生物技术及基因检测
将成为大湾区战略产业
在生物技术及基因检测相关领域,规划纲要多次重点提出:
1)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并列为四大新支柱产业。
2)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等与智能机器人、5G和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等并列为重点领域培育的重大产业项目。
3)培育壮大海洋生物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鼓励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
4)加强香港与内地在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
5)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
6)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
诸如华大基因(深圳)、达安基因(广州)、卫光生物(深圳)、冠昊生物(广州)、万孚生物(广州)、康泰生物(深圳)等一众地方生物公司也将搭上政策的顺风车,一展宏图。
不难看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和广州是生物医药两大地域领头羊。其中深圳国家基因库更是榜上有名,肩负联盟大任。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基因产业高地
基因检测近年来已经渗透到从科研、临床到消费和司法等各方面。
来源—火石创造 医健产业数据观系列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领域市场分析(上)
基因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的整体规模在2011年为31.8亿元,截至2017年已上涨至158亿元,7年增长至原来的近五倍,复合年平均增长率25.7%,预计到2022年,总规模将突破650亿元。
来源:易观-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分析2018
2018年,国内共计64家基因企业公布完成70起融资,融资总额约为71.7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融资企业比例超过15%。
来源:易观—中国基因检测投融资2018
以无创产前筛查(NIPT)为例,华大基因布局较深,市场占比将近60%,贝瑞和康占比30%,前两名企业占比将近90%,形成了明显的寡头格局。排在第3-5名的达安基因、安诺优达和博奥生物总占比仅为11%。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基因产业高地一说,并非夸大。
来源:西南证券-华大基因(300676):
基因检测行业中流砥柱,领跑国内NIPT
一个既有政策扶持,
又具有巨大的产业前景的行业
以2015年科技部首次召开“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为标志,中国在战略层面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行业成为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正式批复全国建设27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201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又有多个省市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获批。
长期以来,国内基因检测企业以检测服务为主,走过了前期的野蛮生长,逐步走上快车道。
那么医械人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考虑到世界测序仪市场很长时间是由两家美国公司垄断的,而现在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垄断情况正在被中国国产的测序仪逐步打破。这是机遇一。
再者与测序仪器较为落后的现状相比,因为检测试剂等耗材因技术门槛较低,因此国内与国外发展并无太大差别,耗材类如试剂与试剂盒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获得审批的时间都紧跟国外先进水平,未来在国内,耗材领域将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因此医械人可以在测序试剂、耗材、检测项目的开发有所布局,毕竟测序仪器只是一笔生意,后面的耗材才是真正的聚宝盆。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港澳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的重大机遇,也是广大医械人的大机遇、大文章啊!
来源:互联网、国务院官网 原创整理: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注明出处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