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界,白云山可谓大名鼎鼎。虽然没有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但手握手握广药和王老吉两大王牌、怀抱“国产伟哥”金戈的摇钱树,白云山在医药界也是风光不限。
但谁能料想,它还是个热搜体质!
当年和加多宝的旷日持久的“王老吉”品牌大战,十几年你来我往,最终落了个双输。又曾因董事长李楚源鼓吹“研究结果表明,常喝王老吉可延长10%的寿命”的论断被舆论轰炸。而这一次,是被旗下子公司实名举报。
白云山及董事长遭举报
7月18日,北京康业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发表一篇题为“针对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违法违纪的实名公开信”,以一封长达5页的公开信“血泪控诉”白云山及董事长。
(康业元举报信)
康业元主要举报白云山及其董事长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自白云山旗下产品金戈(生产主体为白云山科技)上市以来,康业元作为股东一直未获得经审计的完整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虽然金戈的利润巨大,但康业元作为股东未获得任何收益;
第三,在“两票制”的环境下,没有经过康业元的同意,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将白云山科技旗下的“白定”产品转让给山东瑞阳制药,损害康业元的权益。
举报源于利润分配不均
其实不难发现,举报方核心想表达的是多年未能从拳头产品“中国伟哥”金戈中获利。
天眼查数据显示,康业元成立于2009年6月22日,法人代表为张建蓉,注册资金100万元,对外投资三家企业,广州白云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白云山科技”)为其中一家。康业元持有白云山科技49%的股份,上市公司白云山持有白云山科技51%的股份。
白云山科技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中成药、中药饮片批发、保健食品批复等业务。2014年,白云山爆款产品“金戈”上市,是这场利益纠纷的导火索。
金戈,作为国内首个本土企业获批生产的“伟哥”,一经推出便快速占领市场,成了白云山赚钱利器。报告期生产量为4903.08万片,销售量达到了4773.99万片,营收66205.78万元、赚钱能力堪称惊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计算结果显示,其毛利率,2016年91.95%,2017年跃升99.2%,2018年因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01.81%,毛利率下降至87.35%,但毛利率依然位列各项产品第一,甚至一度超过贵州茅台的毛利率。
而康业元在举报信中指出,其拥有金戈产品产权、经营权、收益权的49%,但从2014年10月金戈产品上市以来,公司却沦为销售公司,按提成分配,且从未收到过审计的完整财务报告。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康业元更是在举报信中直言“根据我司从原料供应商处获得的信息,金戈产品中主要成分的药料成本进货价仅为每公斤1, 800元,但白云山内部记账成本为每公斤10,000 元,2014 年4月至2016年10月,白云山集团共进货7600公斤,仅此一项该公司虚增成本达6232万元,其中自然涉及偷税漏税”,揭开了金戈成本之谜:1.3元/片!
事实真正如何?应是钻了空子
有业内人士称白云山大概率是没有违约的,康业元应该在合同上被钻了空子。
由于白云山掌握了白云山科技的绝对控制权,所以白云山有的是办法把白云山科技做成基本不盈利,甚至亏损。譬如白云山旗下有一家白云山医药销售公司,公司旗下所有分子公司生产的产品不直接销售,而是先销售白云山医药销售公司,利润极低甚至可能亏损,再由销售公司统一对外销售。这是许多上市公司包括贵州茅台、上汽集团常用的技巧。
而康业元和白云山的三页合同里,对销售公司这类经营模式只字未提,仅仅有轻飘飘的八个字: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而这种特殊的销售方式,合同中没有约定,因此白云山的做法并不违约。
这个剧情是不是似曾相识?!
现在想想白云山第一时间发布澄清公告,声称:经核实,白云山制药总厂、白云山化学制药厂、白云山医药科技公司一直依法依规进行经营,不存在虚增成本、偷税漏税、隐瞒收入、信息披露不实、侵害股东利益等情况。相关报道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本公司接获控股股东广药集团通知,广药集团已就相关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
是呀,人家有理由有底气,这世道不怕流氓就怕有文化啊!毕竟,跟广药白云山有关的一些事情,一直都很魔幻和漫长,比如先前王老吉的商标大战。
来源:星空哥、中国证券报
整理: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注明出处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