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滑铁卢后,国科恒泰为何能斩获超11亿C轮融资?
2019-09
9月6日下午,国科恒泰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未来圆桌论坛暨国科恒泰C轮成功融资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公司完成C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超11亿,为2019年来国内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内融资规模较大的项目。

在投资名单中,国家队、基金、顶级创投机构纷纷入局,由泰康人寿领投,通和毓承基金、招商局资本、涌流资本、君联资本、夏尔巴基金、国科嘉和系基金、上海朗闻系基金等跟投,参与本轮投资的机构均为国内医疗投资领域的头部机构,是因为看中了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变革的机遇下,国科恒泰释放的超强竞争力。
国科恒泰算“英雄出少年”,成立于2013年,年纪轻轻已经历A、B两轮投资,当然离不开名门风范。毕竟他的家族势力放在哪个圈,都不容小觑。国科恒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东方科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东方科仪,持有公司6202.71万股,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1.35%。而国科控股持有东方科仪48.01%的股份,中国科学院又持有国科控股100%的股权,所以国科恒泰是“中科系”(中国科学院,为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官方学术机构)下一员。也离不开自身的“武力爆棚,内功深厚”。国科恒泰与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史赛克、美国捷迈、德国贝朗等60余家全球顶级供应商及国内一线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业务领域涵盖血管介入类、骨科植入、口腔、眼科、设备等90余条产品线。最离不开自身审时度势的临机应变,另辟蹊径的灵活身姿。
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大,增速高,整合的空间大。医疗行业是一个刚性需求的行业,最大的影响就是政府的政策。已知高值医疗耗材改革领域要求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国科恒泰应势交了一份答卷:持续创新和拓展业务模式,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医疗器械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经销模式是原国科恒泰公司主要的销售模式,2018年报告期内经销模式收入占比平均为98.10%,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平均为1.90%。但自从陕西、山西、安徽等部分省市率先开始推行高值医用耗材“两票制”开始,国科恒泰一改此前“经销商”模式,直接采用“直销”模式,硬生生走出了一条“一站式分销+服务”的新路子。一站式分销+服务,是以高值耗材为切入点,通过“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一体化”的创新模式,通过构建了从原厂到科室的供应链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全程可视化和全程可追踪,国科恒泰建立了强有力的业务壁垒。再者设立大量的子公司,从2018年的38家子公司到如今的 80家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服务全国2500多家经销商,3600多家医院,可以说,国科恒泰在应对“两票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布局,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下沉销售渠道,以实现对其销售终端医院的进一步覆盖。
近来,医药流通领域跟复联一样,经历着最黑暗的时刻,耗材零加成、两票制、4+7带量采购、价格联动等无限宝石镶嵌在医改的无限手套上,医改响指过后,中小型药企,配送企业不是消失了,就是在消失的路上。就像复联4的口号,逆转无限,不惜一切代价。配送企业扭转命运的方法在哪里?其实市场早有剧透——医药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