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创医疗与法国Robocath S.A.S合作引进的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已完成NMPA注册临床试验入组,标志着国内首款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入组的心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的完成。 据了解,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于2020年10月引进中国,2021年11月26日,R-ONE成功完成了首例机器人辅助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中,医生和患者都将面对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辐射。介入手术同时要做X光造影,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身着沉重的铅衣来防止辐射。根据侵入性心脏学期刊公布的一项单一中心试验结果显示,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使用让患者辐射剂量降低17%,同时使医生的辐射暴露降低95%!除减少辐射以外,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还降低医生的学习难度,缩短学习曲线。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中会涉及到操作导丝、导管,如果出现抖动或者偏移,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精细化操作有效避免这一风险,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安全性。血管介入机器人的出现为传统血管介入手术带来改变,为广大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目前,国内尚无任何一款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试验或注册上市阶段,未来首个国产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不知花落谁家。相较于市面上的骨科、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处于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高地,更需要实现自动化的手术场景。目前国内致力于该赛道的企业主要有唯迈医疗、奥朋医疗、易度河北、润迈德以及微创医疗等。2021年10月,唯迈医疗研发的ETcath血管介入机器人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完成首例PCI手术。该机器人已取得国际国内百余项专利,是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2022年3月,奥朋医疗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ALLVAS™成功完成一例通用型机器人辅助全流程冠脉(PCI)手术。预计在2023年,奥朋医疗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ALLVAS™将完成注册程序,正式上市后将造福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通过远程遥控手术机器人“鲁班”,完成了我国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脑血管造影手术。截至目前,已完成100多例临床试验,平均每台耗时20分钟。· 润迈德-Flash Robot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2022年润迈德医疗推出我国首个覆盖PCI全流程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Flash Robot。同年2月,成功进行了首次动物实验,实现了自动化的视觉定位穿刺、造影引导推送、快速功能学诊断、介入通道构建、手术导航指导、术后评估管理等环节。2020年10月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Robocath S.A.S联合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知脉机器人有限公司,将R-ONE引进中国。R-ONE是微创机器人在泛血管这一赛道布局的创新机器人产品,是基于主从控制技术的血管介入导航控制系统。未来,国产机器人在血管介入领域还将持续奔跑。2021年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发生多起融资事件,通过资本的风向可窥见该行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获得无数资本青睐,但截止目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原因不外乎是在临床试验、产品获批、产品进院等方面存在挑战。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想要获得产品注册证,需要通过多次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稳定安全性,而当产品获批后,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进入各大医院?最核心的便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加上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一款创新医疗器械,缺乏市场普及和认可,在市场教育方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手术机器人细分赛道可分为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类。目前骨科和腔镜都已经诞生了行业巨头,骨科的史赛克MAKO、美敦力Mazor X、天智航“天玑”;腹腔镜的“达芬奇”、微创医疗机器人,唯独血管介入赛道没有出现行业领头羊,尚处于早起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市场准入窗口期,未来国产企业谁将成为行业黑马呢?现阶段,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属于蓝海市场,技术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我国致力于手术机器人的企业均在积极布局产品赛道,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