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在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卫健委近一年来推出一批简政放权举措,进展积极。
6月19日,卫健委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优化医疗行业准入政策环境,吸引更多力量推动医疗行业发展。
6月11日,发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眼科医院等3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开放更多的独立医疗机构设置。
简政放权,这个“放”字,从最近卫健委的动作连连来看,令人浮想翩翩。
《通知》指出,医疗机构可以委托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或者有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医疗消毒供应等服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将该委托协议作为医疗机构相关诊疗科目的登记依据,并在诊疗科目后备注“协议”。
这无疑是一个政策和服务双利好。允许独立设置并面向不具备检验、病理、影像、消毒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一方面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举办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再仔细斟酌,该项政策提高了这类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经济效率,无形中加速社会资本的涌入,对体外诊断、低值医用耗材等的生产销售而言,潜在需求即将爆发!
动作二:为执业运营提供便利,但是医疗机构命名需要规范。
《通知》指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和医疗机构命名的有关规定。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衔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有关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名称信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申请,出具其医疗机构名称信息的证明材料,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正常执业运营提供便利。
也就是说,部门之间信息及时互通,在被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双重管理下,营利性医疗机构证明材料的提交变得更为便利。
动作三:简化申请材料,提倡跨部门信息共享,解决证明‘我是我’的老大难问题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全面组织清理医疗机构审批申请材料,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不再提供验资证明,申请人应当对注册资金的真实性负责。
动作四:“两证合一”,基层办证取消审批
《通知》指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仅在执业登记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句话:办证人只要跑一次窗口,递交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书和执业登记注册书后可迅速拿到许可证。
这三条通知,相辅相成,我们一条条慢慢看,慢慢捋。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双重管理下,营利性医疗机构证明材料的提交变得更为便利,这不多说。
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以诊所为例,以往想要开办类似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满5年的前提下,首先需要向当地卫计部门提交诊所设置资料,这其中就包括9大项内容,涉及机构不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家。设置审批通过以后,还有执业许可证等级审批,这一回合需要递交的材料更是多达10种。整个流程跑下来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现在申请执业登记所需材料减少,简化流程,该省去的步骤一个不留,为办证机构提供了极大便利。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不再提供验资证明,申请人应当对注册资金的真实性负责。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在进行执业登记的过程中需要提供验资证明材料,这份验资证明成为很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拦路虎”。
不再要求验资证明,向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民间资本打开政策口子,医疗行业准入门槛得到进一步调整,也势必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投入。
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二证合一”。对比之前,医疗机构行政审批至少要分四步走,法定办结时限75个工作日:第一步设置申请单位(人)提交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相关材料;第二步领取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第三步设置申请单位(人)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相关材料;第四步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值得注意得到是,在两证合一这一项,对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并不开放。可见卫健委的放管服改革,还是“一张一弛”,探索推动中。
综合来看,这三条通知指向一个中心:扶植社会办医!
可见,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政策对社会办医的扶植力度在不断的跟进落实,基层医疗市场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近几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可以发现,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8759家,比2016年多出2327家。而诊所数量比起去年更是激增约1.3万个,无论是大的民营资本还是小型私人医疗机构数量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相信,伴随着上述通知的进一步落实,民营医院及诊所发展势如破竹,社区办医将为分级诊疗注入更多的力量,而深处其中的医械人,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流通,可能迎来一个簇新的市场,发展的春天!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