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NEWS

《我不是药神》火了,背后的深意却让医械人不寒而栗!

2018-07

WeChat 圖片_20190424091424.jpg

“5000?3000我们也吃不起啊。”


《我不是药神》未上映先火,片中讲述了穷困潦倒的主人公程勇发现药品市场的巨大利润空间,一款名为“格列宁”的救命药正版需要3万7千元,仿制药“印度格列宁”的价格是5000元,但还是有人无法接受。于是程勇加入走私行列,他以500元的进货价购入,以2000元的价格卖出。在片中还有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为癌症苟延残喘,最后一个病友的自杀让程勇顿悟,决定将药以批发价卖给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


“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

故事中的程勇的原型是江苏无锡人陆勇。2002年,陆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随后开启他漫漫寻药之路,为自己的同时也帮助病友,许多白血病患者称他为“药神”。一直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陆勇,2013年竟因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之后千余名白血病病友签名为陆勇求情,最终有关部门“撤回起诉”。


“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剧中“格列宁”这款药对应现实中诺华制药生产“格列卫”,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市场的高价格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自2013年起,格列卫已经纳入了江苏医保,原来2万多元一盒的药,如今可以报销1.7万元,大大减轻了白血病患者的压力,到2018年,中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将格列卫纳入医保,并且在2018年,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投射的是医药领域高价格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现实中药品的改革已经慢慢走上正轨,那医药领域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是否也一样呢?

过去,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野蛮生长的时代,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整个行业极其混乱,价格虚高问题层出不穷,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引发了极大的社会矛盾,价格虚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技术落后,依赖进口产品;国产厂家急功近利,缺乏创新动力;行业黑幕重重,层层加价抬高价格等等。

如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规范,医疗器械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虚高问题得到了极大地缓解。

集中采购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医械产品价格,而两票制的落地实施更是一记重棒,层层加价的流通领域面临重新洗牌,行业合规成为了医械人面前的第一要务,流通环节将更加合规化、透明化。

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告正式成立,没有过往的利益纠葛,同时兼具医保管理职能,医保局必将大刀阔斧的推进医保改革,医保控费政策也将不断深入下去,这也将倒逼医疗机构规范自身的医疗服务工作,器械多用,乱用情况将大大减少。

进口替代政策的不断推进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器械价格虚高问题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大量的政策推动国产器械创新发展,比如优化审评审批制度,创新医疗器械纳入政府资金资助项目,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等,相信随着国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进口替代必将加速推进下去,医疗器械领域价格虚高问题也必将得到控制。

《我不是药神》虽然反映的是药品领域的乱象,但医药不分家,医械领域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电影尺度大却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审核,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医药领域作为医患矛盾的激发点,已经成为了国家医改关注的重心,无论是药品还是医械未来必将更多的纳入国家的监管当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下一篇:最该看的是江苏人上海人!

ADD :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 : 0571-8781 3801

技术支持: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