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庆,昔日的全球医药企业龙头老大GSK——葛兰素史克迎来大规模刷屏,宣布将重新在药品推广过程中向医生支付相关费用,这一做法将是自2013年以来GSK在美国、中国遭到市场营销合规问题的调查并收到两大天价罚单(美国30亿美元、中国30亿人民币)后的一项重大公司政策改变。
1 施行区域
Part one
2018年10月起,在美国和日本率先开展。
2019年根据有效执行和风险评估,继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其他一些重要市场施行。
2 施行内容
Part two
1. 支付的费用内容包括讲课费、注册费、差旅费;
2. 仅限于上市未满2年的新产品以及获得重要新临床数据的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
3. 原在美国之外为医生支付由GSK举办的会议所相关的差旅费用改为支付医生参加在线研讨会和网络学习支付注册费用,即便GSK并没有组织赞助这些在线会议。
4. 一线医药代表不碰钱。
值得注意的是,GSK此次调整政策,第一,只有上市后两年内的新产品和具有新临床数据的产品才有医生费用;第二,GSK还有个特点是,一线医药代表不碰钱,所以这些费用不是由一线代表经手,不会导致一线医药代表以讲课费为诱饵去刺激处方。而中文报道没有体现这关键两点。
3 葛兰素史克
Part three
葛兰素史克是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产品研发和销售遍及全球市场,主要业务涉及三大板块——处方药、疫苗和消费保健品。2017年GSK营收301.86亿英镑(约389.07亿美元,按2017年与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在全球制药公司排名第六,比2016年前进1名。
2013年,当GSK在中国“出事”后,它在中国的改革也显得石破惊天:医生没有讲课费,医药代表没有销售指标考核,近几年GSK处方药销售不佳,公司理所当然的认为,由于推行的药品营销推广改革模式并没有被其他同行制药企业跟进(大家吃肉我只能喝汤),部分医生也因此并不能更好地了解公司新上市的处方药和疫苗产品的临床信息(直白点就是不给钱,医生就没有兴趣了解产品,不使用产品),最终限制了这些产品在临床中的使用(所以GSK就没有销售)。
这逻辑,乍眼一看,原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4 中国推?难!
Part four
把提升公司处方药业务竞争力与医生费用挂钩,GSK振振有词地重出江湖,大概是心有不甘。但这项政策到时候在中国摊不摊的开?悬!
8月10日,医械汇曾发表《“1+7”会议精神,一次学术推广罚款15万,黑名单企业两年不得参加集采!》一文中指出,通过专业协会/学会邀请专家到会演讲并支付讲课费可能会被认定商业贿赂并受到处罚,罚款甚至2年内不得参加集中采购(短缺品种除外),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购入、使用该企业产品,由此可看至少上海的药械企业具有相当的风险。
这并不是孤例。
在北京,今年4月,北京市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推进和规范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管理的通知》。
其中在医务工作者与企业的接触方式上有非常具体规定,企业组织的聚餐、旅游等被禁止参与,收受礼品、馈赠等钱物更是万万不能收;此外,不得借口组织学术活动、年会等接受企业及关联人员的任何形式赞助。要坚决杜绝科室、职工私下合作等等。
5 医械汇观点
Part five
所以GSK此次恢复向医生支付费用的决定,试图打开临床销售,这一套在中国不一定能行得通。身在中国,吃瓜群众就好好看看,GSK此项政策先在美国和日本实行,究竟效果如何、后续有何问题,还需拭目以待。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合规营销吧!毕竟刚刚过去的十一,188名医药代表被叫走,晒中秋收礼清单被暂停职务的,大家看的也够多了吧!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